
嘉興市區快速路網沖刺閉環
嘉興市區快速路網沖刺閉環(嘉興日報2025年7月16日頭版錄用).pdf
記者 朱葭葦 姜鵬飛 通訊員 蔣雯霞 制圖 張利昌
調研地點:嘉興市區快速路環線三期二階段、城東路(嘉善)射線。
項目名片:嘉興快速路項目由市區快速路環線、市域快速路“一環十一射”組成,涵蓋所有縣(市、區),規劃總里程270.7公里。目前,市區快速路環線一二期、三期一階段項目已建成通車,三期二階段及平湖、海鹽、城東路(嘉善)、桐鄉射線正有序推進建設。
蹲點時間:2025年7月9日—7月15日
昨天,烈日當空,嘉興市區氣溫直逼37℃。
記者來到市區快速路環線三期二階段關鍵控制性節點涉鐵段施工現場,熱浪撲面而來。在灼熱的陽光下,工人們正揮汗如雨地進行鋼筋綁扎作業,金屬碰撞聲與機器轟鳴聲交織。抬頭望去,一條銀灰色鋼鐵巨龍已凌空而起,在湛藍天空的映襯下蜿蜒伸展——這不僅是嘉興城市天際線的新風景,更是28.8公里快速路網沖刺閉環的關鍵一筆。
望著逐漸成形的鋼鐵巨龍,嘉通集團快速路公司項目管理人員倪曉東擦了擦額頭的汗水,眼中閃爍著自豪的光芒。該項目將建設一座目前華東地區最大轉體跨度、最大轉體噸位的獨塔斜拉懸索橋,大橋長280米,主塔高度71米,主塔塔頂距地面高度87.2米。“建成后,這座嘉興最高的斜拉橋,不僅會成為城市交通的新動脈,更將成為28.8公里快速路網完美閉環的標志性節點,展現嘉興現代化風貌的新地標!”倪曉東說這話時,身后工地上塔吊林立,焊花飛濺,一派繁忙景象。
三期二階段工程作為28.8公里快速路環線閉合的“最后一戰”,西起嘉興市區中環北路城東路口,東至三環東路廣益路口,全長7.1公里。根據施工計劃,上跨滬昆鐵路獨塔斜拉橋將于今年8月完成澆筑,9月中旬完成主塔建設,10月完成20對斜拉索的掛索、調索,11月完成轉體,12月實現合龍貫通,向著2026年春節前建成通車的目標奮力邁進。
這意味著,嘉興人期盼多年的28.8公里快速路網完整閉環即將實現。
當下,嘉興快速路工程已全面吹響“早一天通車也好”的沖鋒號角。隨著環線“最后一戰”加速沖刺閉環在即,射線工程延伸不斷,“一環十一射”現代化立體交通網絡的畫卷,正在嘉禾大地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鋪展成形、通達四方。
28.8公里快速路環線,不僅將重塑嘉興城市交通格局,更將為嘉興融入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注入新的動力。
從0到1
快速路的遷改破局之路
“盼星星盼月亮,通車的時間終于越來越近了!”昨天,站在市區中環北路城東路路口,家住麥德龍商超附近的市民陳文輝望著眼前的城東路(嘉善)射線高架橋,難掩興奮,“以后開車往返嘉善能節省40分鐘,接送孩子上學、走親戚都更方便了。”
一條快速路,承載著嘉興人的便捷出行夢,正將藍圖加速鋪展為腳下坦途。
作為“一環十一射”快速路網的重要組成部分,城東路(嘉善)射線是嘉興市區連接嘉善縣的關鍵交通動脈。該工程起點位于中環北路城東路路口,通過中環北路樞紐互通與內環快速路無縫銜接,終點止于南湖區湘家蕩橋前,全長約3.93公里。
藍圖落地,征遷先行。
“早一天通車,先得過遷改工作這一關。它是項目從‘紙上藍圖’邁向‘地上通途’的破局關鍵,是實現工程從0到1質變的基礎保障。”嘉通集團快速路公司征遷管理部經理卓魯加介紹,城東路(嘉善)射線建設遇到的“地下迷宮”超乎想象,各類管線如同巨型神經網絡在地下交織;涉及供水、供電、燃氣等數十家產權單位,遷改體量大、任務重,一度成為制約實體工程推進的主要瓶頸。
“以給水遷改工程為例,城東路(嘉善)射線需穿越繁忙的三店塘航道,堪稱遷改中的‘硬骨頭’。”卓魯加對此記憶猶新。
時間回到2023年7月,城東路(嘉善)射線給水遷改工作正式啟動。
然而,給水管道要鉆過三店塘航道時,現實的挑戰才真正浮出水面。三店塘水域是乍嘉蘇航道的重要一段,船來船往流量大。在最初的圖紙里,沉井的輪廓清晰可見:設計團隊本想以穩妥為重,讓鋼筋混凝土井體沉入水底,一步步拿下這10余米深的水下工程。
可當鉆探數據擺在眾人面前時,會議室的空氣瞬間凝重起來。10余米深的航道底下,土層像塊浸了水的海綿,沉井下沉時稍有不慎就可能引發坍塌,更別提來往貨船掀起的浪涌可能讓井體發生偏移。安全風險,高懸頭頂。
最初的“穩妥牌”因其潛在的高風險而無法適用,怎么辦?
項目團隊迅速集結設計、施工等各方力量,群策群力,反復叩問優化方案的可能性。經過精密推敲與協作鏖戰,一個突破性的決策誕生了:摒棄沉井,大膽采用大直徑給水管拖拉過河新工藝!
這個念頭像顆石子投入水中,激起層層漣漪。設計團隊立刻拉來施工隊蹲在岸邊比畫,兩岸各設一個作業坑,管道在陸地上預制好,再用巨型牽引機牽著它緩緩鉆進河床。
接下來的3個月,三店塘兩岸的燈光常常亮到深夜。協調會上,設計方拿著優化后的圖紙標注管線走向,施工隊扛著儀器在岸邊測算牽引角度,航管部門則忙著調度過往船只避開作業區。
最終,這條“鋼鐵水龍”成功潛越三店塘。新工藝的應用,不僅安全高效地規避了深水作業的重重險阻,更將原本預計長達10個月的施工周期,奇跡般地壓縮至短短的3個月。
“這硬生生搶出來的210多個日夜,為后續工程打開了至關重要的作業面,更為整個項目按下了‘加速鍵’!”卓魯加言語鏗鏘。眼下,施工人員正在進行跨乍嘉蘇航道的掛籃懸臂澆筑作業,目前已完成超60%,預計9月底完成合龍。根據施工計劃,城東路(嘉善)射線將于今年11月底前建成通車。
隨著城東路(嘉善)射線遷改工作的“破冰”前行,市區快速路環線三期二階段的遷改戰場也捷報頻傳。
今年5月,隨著電力主網遷改順利完成,快速路環線三期二階段遷改堵點成功清零。截至目前,三期二階段燃氣、通信、給水、綠化等遷改工作全部完成。這些基礎性工作的完成,不僅為項目主體結構施工的全面鋪開掃清了障礙,更為后續高架橋主體施工創造了有利條件。
遷改戰場告捷的號角猶在耳畔,項目團隊已乘勢而上,全力投入主體工程建設攻堅。如今,各標段施工現場呈現多點發力、全面開花的火熱景象。項目高效推進的背后,正是建設者們為兌現“早一天通車也好”的樸素愿望而付出的辛勤汗水。
從1到28.8
快速路環線吹響閉環沖鋒號
“你瞧這條快速路——”7月12日下午,記者來到市區凌公塘路三環東路路口,順著快速路環線三期二階段施工2標項目經理鄒偉堅手指的方向看去,只見從三環東路顧涇港大橋北側到廣益路,一根根墩柱拔地而起,依次排開,展現出一派壯觀的建設場景。
“誰能想到,兩年前,這里還只是車流交織、略顯擁堵的普通道路。”鄒偉堅感慨道。
2023年7月4日,承載著市民期盼的市區快速路環線三期二階段正式開工。北起中環北路城東路路口,沿三環東路向南延伸至廣益路,主線高架全長約7.6公里,地面輔道約5.0公里,采用“主線高架+地面輔道”復合形式,主線設計時速80公里。建成后,嘉興市區快速路環線將實現完整閉環,總里程達到28.8公里。
“從一張張設計圖紙到如今初具規模的高架雛形,這兩年我們像搭積木一樣,一榀梁、一塊板地往前推進,就盼著早日讓市民踏上這條‘快速道’。”鄒偉堅望著正在吊裝的箱梁,眼里滿是期待。
以市區快速路環線三期二階段工程2標段為例,該標段全長2.7公里,施工范圍從三環東路顧涇港大橋北側一路延伸到廣益路。
別看這段路不長,卻是連接嘉興科技城與主城區的咽喉要道,日均車流量超3萬輛次。施工團隊最初計劃采用“支架搭設+分段拼裝”的常規工藝,在路面預留臨時通道維持通行,但在實地調研后發現,廣益路早晚高峰的車流密度根本容不下半點擠壓,哪怕只縮減一個車道,都會引發連鎖擁堵。反復推演后,團隊果斷推翻原計劃,改用“地面拼裝焊接+整體吊裝”工藝。
“我們在施工區域旁開辟臨時場地,將主要的高空、長時間作業移至場外,將鋼梁在地面整體拼焊成型,再用大型吊車一次性吊裝到位,減少對廣益路通行的直接影響,為后續高精度吊裝奠定堅實基礎。”鄒偉堅介紹,目前市區快速路環線三期二階段工程2標段項目樁基、立柱已基本完成,箱梁預制完成90%,架設完成60%,下部結構接近尾聲,正大規模推進梁板架設和橋面系施工。
再將視線轉向市區快速路環線三期二階段涉鐵段的主體橋梁施工現場,200余名工人正在進行鋼筋綁扎、底腹板澆筑等工序。不遠處,滬昆鐵路的軌道在烈日下閃著亮光。
“平均每隔10分鐘,就有一列列車裹挾氣浪呼嘯而過。”中鐵二十四局嘉興快速路項目總工曾春煒坦言,在繁忙的鐵路上建高架橋,歷來是工程上的大挑戰。這段1.7公里的涉鐵路段共涉及7股鐵路到發線,每天有200多對列車從此經過,而高架橋主梁邊緣線與最近一股鐵路中心線的最小距離僅為15.16米。
如此近的距離,安全風險極高!如果采用常規方法,直接在鐵路上方施工,那么只能利用夜間“天窗期”,每天只有2至4個小時可以施工,建橋可能需要5年時間。
“時間不等人!我們選擇了‘轉體法’這條創新路徑,建設一座斜拉橋,1年左右就能建好。”曾春煒解釋道,所謂“轉體法”,即先順著鐵路方向進行橋梁“異位澆筑”施工,再利用鐵路“天窗期”,讓重達3.2萬噸的橋梁一次性順時針平轉40.6度,至設計線路位置實現毫米級的精準對接,整個轉體時間只需要2個小時,大大縮短了施工時間。
目前,轉體橋主體工程已完成40%。“兩年前,剛來到這里時還是一片平地,現在看著橋墩一天天長高,就像看著自己的孩子慢慢長大。”最讓曾春煒自豪的是,這個創新方案不僅將工期從5年壓縮至1年,更創造了華東地區最大轉體跨度、最大轉體噸位施工的新紀錄。隨著轉體施工進入倒計時,整個團隊都鉚足了勁,誓要在年底前完成這項看似不可能的任務。
從28.8到正無窮
一條“城市金腰帶”重塑城市新格局
“本周2標段順利完成小箱梁預制27片”“鋼箱梁完成跨南溪東路段施工”“橋面鋪裝完成2跨”……7月11日下午,在嘉興快速路環線三期二階段工程2標項目部,記者見到洪海平時,他正仔細核對《周進度報告》上的每一個數據。
作為嘉通集團快速路公司項目管理部工作人員,他深知這些數字背后承載著嘉興市民的期待。
翻開這份報告,里面詳細記錄著項目關鍵節點的推進情況以及未完成事項的具體原因和解決方案。報告完成后,洪海平還得根據現場施工資源的實際配備情況,遵循“緊前不緊后”的原則,制訂下周的工作計劃,確保與月計劃目標一致。
“我們采用‘周—月—季’三級穿透式管理,就是要確保2025年底主線貫通目標如期實現。”他轉過身,墻上“早一天通車也好”的紅色標語格外醒目。
時針回撥,建設者們攻堅克難的足跡歷歷在目——
去年8月,三環東路(棲賢路—南溪東路、南溪東路—廣益路)啟動全封閉施工,為主體工程搶出了寶貴的作業面;
今年3月13日,控制性工程涉鐵段轉體橋完成關鍵的上轉盤澆筑,昂首挺進主橋施工沖刺階段;
4月28日,涉鐵段轉體主橋0號塊完成澆筑,標志著這一咽喉工程正式邁入主塔及上部結構施工的攻堅期;
……
如今,這條快速路“最后一環”的建設已進入沖刺階段。截至目前,樁基已宣告全部完成,下部結構接近尾聲,施工現場正火力全開,大規模推進梁板架設和橋面系施工。
當這條關鍵的“最后一環”正式貫通,一條總里程達28.8公里、首尾相接的快速路網巨龍將在嘉禾大地上完美呈現。
嘉通集團快速路公司副總經理沈健聰表示,從最初的藍圖擘畫,到首段通車的“零的突破”,再到未來的完整閉環,不僅是一個數字的累積,更是嘉興城市能級的一次躍升。
從交通效率看,嘉興快速路環線三期二階段將中環北路城東路口與三環東路廣益路口緊密相連,構建起完整的環狀路網,“上得去、跑得快、下得來、散得開”的立體快速交通網將成為現實。
此外,嘉興快速路環線設計時速為80公里,市民繞行內環全程僅需20多分鐘,23對出入口提供了充分的路徑選擇自由,跨區通勤時間將縮短50%以上。經測算,從城南到城北,有望從42分鐘壓縮至18分鐘,效率提升57%。省下的每一分鐘,都化作市民的“可支配時間”:上班族或可多享片刻晨眠,出租車司機接單效率預估提升30%。
沈健聰分析,三期二階段工程將打破區域壁壘——嘉興科技城北片區、湘家蕩區域通過匝道網絡與主城區緊密銜接,形成高效“半小時生活圈”。這一變革,不僅加速科創資源與生態旅游資源的互聯互通,更通過棲賢路匝道實現嘉善與嘉興主城區的無縫對接,推動市域資源優化配置邁上新臺階。
“這個標桿項目不僅緩解擁堵,更將重構城市發展格局。”嘉通集團相關負責人表示,三期二階段通車將推動城市發展實現質的飛躍,快速路網將激活主城核心+科技城+國際商務區+高鐵新城“一核三翼”的空間布局,通過時空壓縮效應促進資源要素高效流動,為嘉興建設長三角城市群重要中心城市提供堅實支撐。
夕陽西下,快速路工地上依然機器轟鳴。這條承載著嘉興人民期盼的“民生路”“發展路”,正從藍圖加速變為現實。當28.8公里的“城市金腰帶”最終閉環時,一個更加暢通、更具活力的新嘉興將呈現在世人面前。